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服务指南  
开放时间 办证办法
入馆须知 服务电话
借阅须知 解答咨询
书目检索  
我的图书馆  
当前位置:首页 >> 馆员荐书 
世界环境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发布日期:2020-06-06


一网读尽·主题书单【第67期】


气候变暖、臭氧耗损、物种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这背后是人类活动制造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在地球上生活的你,觉察到这些环境问题了吗?
世界环境日,本书单带你去看大洋、森林、城市,也带你去看消失的鱼类,死去的树木和垃圾城池。
所幸,有很多人正在努力改变我们的环境,一群人让中国西北的荒漠变绿洲。我们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解万物,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美丽中国,让我们行动起来,身边青山环绕,脚下绿水长流。


01 张辰亮《海错图笔记》

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

张辰亮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从他的文字和画作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这就像在破案一样,非常过瘾。

喜欢吃海鲜的朋友,一定知道“青口”这个东西。尤其是广东人,晚上出来宵夜的时候,都会叫上一盘。那鲜嫩多汁的肉,再配上啤酒,简直不要太美滋滋。青口有好多种做法,可以烤,可以蒸,还可以煮。在大排档啊,火锅店啊,烧烤店等一些地方,经常能看到它。

其实呢,它的学名叫“贻贝”。有的地方的人还管它叫“淡菜”、“海红”、“壳菜”。但它还有个名字你一定想不到,叫做“海夫人”。

什么?海夫人?如果这模样能叫“海夫人”的话,那生蚝岂不是可以叫“东海龙王”了?开个玩笑,还真有人把它叫“海夫人”,这个人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画家聂璜,它的作品《海错图》里有这样一句话:“淡菜……肉状类妇人隐物,且有茸毛,故号海夫人。

 ……

02 马克·库兰斯基《没有鱼的世界》

没有鱼的世界,到底会怎么样?也许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遥远。如果我们像某些大人一样继续搞破坏,或者甚至只是充耳不闻、袖手旁观,五十年后,鱼就会从我们的世界消失。是不是舍不得?让我们来改变世界!先从自己做起。

本书写作对象是以作者十岁女儿为代表的青少年及其家长,以及关心自然生态或专题历史的社会各界人士。

你可能看见过类似的新闻,在沿海地区,孩子体内汞元素超标,什么原因?因为他们吃了太多被污染的鱼类。孕妇也被警告,少吃体型比较大的鱼,因为越大的鱼,越容易积累有毒物质。

这还不是最危险的,海洋垃圾中,有一种叫做铬的元素。它的用处很广,防止钢铁生锈、保护汽车零部件、能把玻璃染成绿色。可是到了海里,它更厉害了,竟然可以改变鱼类的DNA!

正常的进化历程中,DNA的改变微小且缓慢。肆意改变DNA,无疑是一场灾难。任由铬这种元素肆虐下去,用不了几十年,很多鱼类就灭绝了。

那全球变暖怎么威胁了鱼类呢?

如果您养过鱼就知道,鱼有自己喜欢的水温,对盐分变化也很敏感。全球变暖,融化了冰川,淡水增加,海水就被稀释了。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鱼类,很可能因此不捕猎、不产卵、也不交配了,结局仍然是死路一条。

所以,这个50年的期限,不是作者在故意恐吓我们,海洋问题真的刻不容缓了。

……

03 徐刚《大森林》

作者尝试用史笔和诗笔相融相间于不同章节,使繁多的大森林中富诗意和知识、神性的细节,鲜活生动于全书。作者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在这部关于森林草木的四五十万字的大著作中,随处用典,事事有据,上下五千年,纵横捭阖,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在知识与信息的海洋中游弋。

1950年,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超过50%,到了1972年锐减到33%,1985年又减少到27.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规模的毁林盗伐。近二十年来,盗伐的情况得到了控制,却又开始过度的经济开发。

1987年,徐刚走进西双版纳,感受到的是雨林的安静。林子里偶尔传来几声鸟叫,还有啄木鸟啄树的声音。

2012年故地重游,这里一片热闹,大象和鹦鹉在人的训斥下做出各种动作,供游客拍照。街边大大小小的饭店装满了人。

有当地人告诉徐刚:“20年前的西双版纳,树比人多、比楼高,任何地方都能看见望天树,现在到处是高楼大厦。盖楼的地从哪里来?除了强征农民的耕地,就是毁林烧树。雨林一年比一年少,天气一天比一天旱。”

……

04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看不见的森林》

这是一本森林观测笔记。在这本书里,一位生物学家以一年的时间为主线,在每次的观测中,为我们揭开藏森林一平方米地域里的秘密。生物学家戴维以一小片森林作为整个自然界的缩影,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这片森林和居住其中的栖息者的生活状况。

凛冬时节,猛烈的风刮过坛城,温度降到了零下十度。寒冷的雾气使空气中能见度变低,但坛城上的一只蝾螈依然闪闪发光。蝾螈和苔藓一样在湿地中求存,它们追逐冷湿空气,依据空气湿度的变换在地里爬进爬出。

这只蝾螈的脖颈和四肢都很纤细,由此可见是无肺螈属的成员。在演化过程中,无肺螈属动物舍弃了肺部,使嘴巴获得更高效的诱捕能力。它们的气管也消失了,采用皮肤呼吸,将胃部解放出来专心应付猎物,无需再停下来呼吸。

这是一笔“高利贷生意”:几克重的肺,换来更好的舌头。这笔投机生意眼下是划算的,但是高利贷者可能会来催还债务。如果环境污染或者全球气候变暖对落叶堆产生影响,无肺螈属物种将难以应付。

……

05 李青松《薇甘菊:外来物种入侵中国》

外来物种入侵隐藏着什么不为人所知的秘密,茶油里隐含了怎样的基因密码,莞香如何成就自己的传奇。

内伶仃岛是一座孤岛,上面的物种一度很丰富。最打眼的是常绿阔叶林,有榕树、木麻黄、朴树、相思树、波罗蜜,灌木也很多,有玉叶金花、九里香、首冠藤、酸藤果、蛇葡萄。

植物如此丰富,动物也不会少,猕猴、穿山甲、松鼠、野兔,还有蛇,在这里悠哉悠哉地生活。事实上,有人把内伶仃岛叫猴岛,也有人叫它蛇岛。

不幸的是,1996年,外来物种薇甘菊开始入侵内伶仃岛,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薇甘菊有点像爬山虎,它们四处攀爬,争夺阳光,许多树木因为接触不到阳光渐渐枯萎。

薇甘菊还死死缠住树干,释放毒汁,这又导致一批树木中毒而亡。六七米高的大树也被绞死,整个岛屿成了植物的“坟墓”!树死了,果实也没了,这可苦了岛上600多只野生动物,逼得猴子们跳进海里游去别的地方觅食。

内伶仃岛只是薇甘菊入侵中国的一个缩影,这种植物所到之处,麻烦丛生。

 ……

06 艾米·斯图尔特《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在这本俏皮的小书中,作者将带我们经历一场地下冒险,寻找我们星球最重要的守门人:卑微的蚯蚓。这些细小的生灵对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消灭植物致病菌,翻动泥土,改造森林。它们甚至是两次大灭绝事件的幸存者,其中包括了导致恐龙灭绝的那一次。

一些人把蚯蚓分为三大类,平时我们生活中能看见、能抓住的那种蚯蚓叫做“表居型蚯蚓”。光听名字,我们就可以猜出这类蚯蚓的居住环境。这类蚯蚓不爱往土里钻,它们一般生活在土地表面的腐殖质中,钓鱼爱好者所用的鱼饵,很多就是这种“表居型蚯蚓”充当的。

除了“表居型蚯蚓”,还有两种蚯蚓类型。一种是“土居型蚯蚓”。这种蚯蚓身材短小、呈黄褐色,平时我们很难发现它们,只有仔细到植物的根系之间寻找,才有可能找到几条。

最后一种则是“上食下居型蚯蚓”,这种蚯蚓最神秘,它们常年生活在土层的深处,只会在阴雨天气钻到地面上来透透气。人类如果不主动挖土,一般很难在地表上看到它们。

……

07 和谷 杨春风《春归库布其》

《春归库布其》是一部呈现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的纪实之作,以库布其治沙赢得国际社会认可为开篇,全景式叙写了黄河河套弓弦之地蒙汉文化融合时空中变沙害为沙利的艰辛历程和丰饶成果,形象地解读了以政府政策性支持、民企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及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性改善的机制样本如何走向国内外的秘笈。

田青云是一位护林员,工作在库布其沙漠边缘的一个林场,这份工作他已经干了38年!田青云很健谈,跟人聊起天儿来,总能把人逗笑。

他说:“我这半辈子干的净是得罪人的活儿,特别八十年代,那会儿放牧的老多了。我不能让放牧的进来啊,刚栽的小树苗,羊一拱不就拱死了吗?我跟放牧的商量,说好话,说两回了,他不听。第三回他又把羊赶来,这次我就不让他了,把领头的公羊牵回来,关进护林站的羊圈里‘蹲禁闭’。他生气了,趁我睡觉把我锁屋里头,扭头把羊牵走。当年这种事儿多了。”

田青云这一代护林员,八十年代防牧,九十年代防盗伐,进入新世纪防火防虫。他们经常穿梭在林地中间,一走几十公里,走多了,很多人落下了腿疼的毛病,“疼得受不了”。

但他们都喜欢说一句话,那句话让他们很自豪,“我当年栽的树手指头那么细,现在都老粗了!”

……

08 朱悦俊 段宗宝《美丽塞罕坝》

《美丽塞罕坝》讲述了三代人奋战五十多年,“千里松林”再现的壮举,并着重描写了第一代塞罕坝人从上到下,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一身泥,晚上一身霜的感人事迹。他们克服了塞罕坝高寒、风大、生活条件艰苦的困难,慢慢摸索种树的经验。终于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塞罕坝变成“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大伙儿发挥聪明才智,创新了“三锹半”植苗方法。什么是“三锹半”呢?简单地说:第一锹,要直立,先往里晃动一下,是松土,把苗放进去;第二锹是填埋,先往里,再往外;第三锹是压土,把前一锹给压实;最后半锹是让土更结实些。

这“三锹半”看似简单,却是所有技术员和种植员在多次失败中得出的经验,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

速度上去了,那成活率如何呢?1964年春天,是决定塞罕坝生死存亡的一仗,主战场就是最适合造林的地点之一,马蹄坑。在一群人30多个昼夜奋战之后,马蹄坑上便栽满了落叶松。

这是一次新鲜的尝试,也是一次重要的尝试,但最终结果会怎样,其实谁心里都没底。

大伙儿等啊等,每天在心里默默祈祷,终于在7月初,等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马蹄坑调查成活率的报告出炉,平均成活率在95%以上!

那一刻,塞罕坝沸腾了,从5%到95%,这中间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恐怕只有坝上的种树人才知道!

……

09 自然之友《垃圾魔法书》

世上所有的垃圾,都曾是源于大自然的“财富”。它们曾是火热的能量和珍贵的原料,曾是涌动的生命之流的一部分,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满足和快乐。可是从被丢弃的那一刻起,它们就变成了“废弃物”,进入了另一个黑暗而隐秘的世界。这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精致之书,从自然界万物循环的原理出发,讲述了人类垃圾的故事——垃圾的“身世之谜”。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自然界有自己的循环系统:树木从泥土中吸取养分生长,树木死后被泥土分解,变成新的土壤支持新的种子发育成长;鸟儿靠植物的种子存活,死后被昆虫和微生物分解,继续成为土壤的一部分,让植物长出新种子供新生的鸟儿生存。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保持着这样的循环,直到人类开始发明创造出自然界里原本不存在的物品,比如:塑料、玻璃、橡胶……虽然这些物品的原料都来源于自然界,但人类对这些材料进行提炼、重组,使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被自然界分解。

虽然这些物品确实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可惜,我们没有在发明出它们的同时,为它们找到好的归宿。

……

10 伊内斯?特谢拉?多罗萨里奥 等《去野外》

这是一本兼具百科书和工具指南的读物,列出了探索大自然的必备工具,从孩子的视角,认识了动物的羽毛、爪印,观察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感受了风的吹拂、海水的冲刷、花朵的香气……这些都是谁留下的脚印?这只虫子在干嘛?这是只蟾蜍还是青蛙?这种树叫什么名字?这一系列的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植物王国中最强壮的成员就是树木。一株植物要被称作树的话,高度至少得达到3米。世界上最高的树是一颗北美红杉,它有115米高,相当于一座38层大楼。除了惊人的身高外,北美红杉还是世界上最长寿的物种,有的已经存在了4000多年。

在植物王国中,最受人们喜爱的,要数芳香的花朵了,不过,花的香味并不是为了取悦人类的鼻子,而是为了吸引昆虫驻足,来帮助植物传粉繁殖。但不是所有昆虫都喜欢香味的,有些花朵也会散发刺鼻难闻的气味,来吸引那些重口味的昆虫帮手,比如苍蝇。

除此以外,沉默的大地和神秘的海洋,也是大自然的重要成员。地面上随处可见的岩石,是大自然耗费上万年甚至百万年加工而成的杰作。河水流经岩石,会吸收岩石含有的矿物质,几百万年过去后,矿物质形成的盐分被带进大海,并在那里储存起来。这便是海水有咸味的原因。

……


“每只山雀的肥瘦,是处于饥饿与被捕食这两大风险之间的平衡。

—— 《看不见的森林》



万千好书 免费畅读
扫码进入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



About Us


这里是威海市文登区图书馆官方微信.

在这里,您可以进行图书查询、借阅信息查询等.

我们还会不定期为您发送活动预告、新书推荐等内容.

微信号:whswdqtsg

新浪微博:威海市文登区图书馆

关注我们,一起互动~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关闭窗口
通讯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图书馆(文登区文登学公园北、文山东路北、新妇幼对面)
邮政编码:264400   办公电话:0631—8451647   电子邮箱:bgssyp@126.com

鲁公网安备 37108102000275号

>